023—63010819

3359336764@qq.com

  • 首页
  • 机构介绍
    • 协会章程
    • 协会简介
    • 通联方式
  • 会员专栏
    • 会员资讯
    • 入会须知
    • 会员管理
    • 入会申请
  • 行业交流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 行业资讯
    • 重庆应急
    • 区县动态
  • 通知公告
  • 教育培训
    • 线上培训
    • 直播培训
    • 职卫培训
    • 相关信息
  • 信息查询
    • 工作人员查询
    • 专家信息
    • 技术服务机构
    • 培训机构
    • 培训师资
    • 安全与应急科技奖
    •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 推广指导目录
  • 申报入口
    • 安全与应急科技奖
    •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 推广指导目录
    安全科技
主页 >安全科技

应对自然灾害,什么情况下“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

2020-07-01 16:34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电话(传真号码):023—63010819
E-mail:E-mail:3359336764@qq.com
邮政编码:401121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22号上丁商务楼6-4
版权所有:重庆市安全生产协会
备案编号:渝ICP备20006287号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2913号